空間轉錄組學技術是轉錄組學研究領域新的熱點方向,也是研究腫瘤細胞異質性的新技術。近年來倍受科研人員關注。
4 月 27 日 19:00
主辦單位: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標志專業委員會
協辦單位:上海伯豪生物技術有限公司、ONCO 前沿
空間轉錄組學技術的主要開發者 -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彭廣敦研究員,伯豪生物單細胞測序高級產品經理張志鵬博士,為大家直播分享空間轉錄組前沿內容,敬請期待!
課程安排
直播時間 | 課程主題 | 授課專家 | 主持嘉賓 | 討論嘉賓 |
2020-4-27 19:00-19:40 |
空間轉錄組測序技術的研究進展與應用 | 彭廣敏 | 高正良 | 侯睿 |
2020-4-27 19:40-20:40 |
10X Genomics Visium 空間基因表達 - 伯豪生物解決方案 | 張志鵬 |
課程亮點
《空間轉錄組測序技術的研究進展與應用》
1. 空間轉錄組研究的優勢
2. 空間轉錄組的研究方法
3. 空間轉錄組的應用實例
《10X genomic Visium 空間基因表達 - 伯豪生物解決方案》
1. 技術操作流程及數據分析展示
2. 空間基因表達的應用價值及前沿應用探討
專家簡介

彭廣敦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博導。近期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1)建立了高通量的自動化單細胞測序方案,大大提高了單細胞轉錄組測序的便捷、通量、均一性,并具有優異的檢測靈敏度、測序質量與靈活性,用于解析不同組織中細胞的功能分群與異質性,利用此技術鑒定了肺上皮具有雙潛能的干細胞群體;2)通過原位空間轉錄組技術(Geo-seq),系統的繪制了小鼠著床后胚胎三個胚層建立過程高分辨率的時空動態分子圖譜,揭示了多能干細胞的發育調控網絡,并提供了體內發育的空間位置參考坐標系。國際干細胞研究學會(ISSCR)年會摘要評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相關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在 Nature, Nature Protocols, Nature Genetics, Developmental Cell 等國際知名期刊, 在 Science, Nature Cell Biology, Cell Stem Cell, 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發表共同作者 SCI 研究論文以及綜述四十二篇,引用率超過 1000 次。

張志鵬
伯豪生物單細胞測序高級產品經理。在單細胞測序技術和空間轉錄組技術應用領域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目前主要負責單細胞測序,空間轉錄組項目,單細胞多組學聯合研究等項目技術方案和研發應用工作。

高正良
同濟大學轉化醫學高等研究院研究員、醫學院博士生導師,干細胞生物學家,同濟大學麗豐再生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科普委員會副主任,細胞治療研究與應用分會科普及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

侯 睿
上海伯豪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參與多項國家“863”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發表 SCI 論文 8 篇。精通高二代測序和基因芯片技術的應用及數據分析,在非編碼 RNA 的功能、單細胞測序、大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算法等方向有豐富的項目經驗。帶領技術團隊建立了單細胞測序技術平臺,空間轉錄組技術平臺,血漿及 FFPE 等臨床樣本的 RNA 測序技術平臺。
報名參與方式:
工作忙,錯過 伯豪生物 在線課程怎么辦?
不要急:請您查看圖片,聯系伯豪生物
讓在線人工客服,聯系駐地經理
為您提供相關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