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免疫組庫(Immune Repertoire,IR)是指機體內(nèi) T 淋巴細胞和 B 淋巴細胞多樣性的總和,反映機體免疫系統(tǒng)在特定時間段內(nèi)應(yīng)對外界刺激應(yīng)答的能力?;?10X Genomics 的單細胞系統(tǒng),可實現(xiàn)高通量的單細胞轉(zhuǎn)錄組和 V(D)J 測序。不但可以將 TCR/BCR 雙鏈匹配,而且能夠同時獲得基因表達信息。
10X Genomic 單細胞免疫組庫測序與單細胞 RNA 測序一樣,通過微流控系統(tǒng)將帶有條形碼和引物的凝膠珠與單個細胞包裹在油滴中;接下來在每個油滴內(nèi),凝膠珠溶解,細胞裂解釋放 mRNA,通過逆轉(zhuǎn)錄產(chǎn)生帶有 10X barcode 和 UMI 信息的 cDNA。破油(Breaking Emulsions)之后,cDNA 一分為二,后續(xù)同時進行基因表達和免疫組庫的文庫構(gòu)建。其中 TCR 或者 BCR 的 V(D)J 序列通過設(shè)計在 C 區(qū)的巢式引物進行 PCR 富集;而 mRNA 的信息,與 10X Genomics 3’mRNA 文庫不同,保留的是 5’端的信息。測序后即可一次性獲得大量單細胞的基因表達和免疫組庫數(shù)據(jù)。
?
圖 5’mRNA 與 TCR/BCR 同時建庫
?
1、通量高:一張芯片具有 8 個獨立的通道,可供 8 個樣本同時上機,每個通道可捕獲 10000 個細胞。
2、分辨率高:可獲得真正單細胞水平的的免疫組庫信息,并且可匹配 TCR/BCR 的雙鏈。
3、信息豐富:可同時獲得單個細胞匹配的 mRNA 和 TCR/BCR 信息。
文庫結(jié)構(gòu)
5’gene expression 文庫
圖 10X Genomics 5’gene expression 文庫示意圖
?
V(D)J 文庫
圖 10X Genomics V(D)J 文庫示意圖
?
建議測序深度及參數(shù)
指標 | 參數(shù) |
測序深度 -5’mRNA | 50,000~100,000 reads/cell |
測序深度 -TCR/BCR | 5,000~10,000 reads/cell |
測序類型 | PE150 |
1、類型:新鮮組織,原代細胞,細胞系等。
2、來源:血液提取、磁珠富集、流式富集、組織解離等。
3、樣本量及其它質(zhì)控要求:
樣本類型 | 要求 |
細胞懸液 | > 10* 目標細胞個數(shù)(底限 10,000 個細胞); |
? 活率 >80%; | |
濃度 500-1,000 個細胞 /ul; | |
細胞間無粘連(成團率 <5%); | |
無大于 40um 的細胞碎片或其他顆粒物; | |
不存在逆轉(zhuǎn)錄抑制劑和非細胞的核酸分子。 | |
血液 | EDTA 抗凝的全血(不可肝素抗凝),>5ml。 |
組織 | 0.3cm × 0.3cm(不超過 0.5 × 0.5cm)的新鮮組織,4~5 塊。 |
4、樣本的保存與運輸
樣本類型 | 要求 |
細胞懸液 | 建議現(xiàn)場制備,如要運輸,建議使用伯豪生物自主研發(fā)的單細胞保護液,4°C 運輸,48 小時內(nèi)送達伯豪生物實驗室。 |
血液 | EDTA 抗凝的全血,4°C 運輸,2 小時內(nèi)送達伯豪生物實驗室;或提取 PBMC 后凍存,干冰運輸。 |
組織 | 建議使用伯豪生物自主研發(fā)的單細胞組織保護液,4°C 運輸,48 小時內(nèi)送達伯豪生物實驗室。 |
1、腫瘤微環(huán)境;
2、自身免疫性疾?。?/p>
3、感染性疾??;
4、器官、骨髓移植;
5、抗體開發(fā)。
1、肝癌免疫微環(huán)境
2017 年,北京大學張澤民教授課題組通過大規(guī)模單細胞測序技術(shù)對肝癌相關(guān) T 淋巴細胞進行了分析,在單細胞水平上描繪肝癌微環(huán)境中免疫圖譜。研究者收集了 6 例肝癌患者的外周血,癌旁正常組織、肝癌組織作為實驗樣本,然后從各類樣本中用流式分選出 CD3+CD8+(cytotoxic T cells,Tc)細胞,以及 CD4+CD25-(Helper T cells,Th)細胞和 CD4+CD25+(regulatory?T cells,Tregs)細胞,并進行了單細胞轉(zhuǎn)錄組測序和單細胞 TCR 測序,總共獲得 5063 個單細胞的數(shù)據(jù)。其中,單細胞水平分析 TCR 序列發(fā)現(xiàn),在腫瘤侵潤的 exhausted T 細胞和 Tregs 細胞中,觀察到 TCRs 發(fā)生了重復(fù)使用。在腫瘤組織中含有相同 TCR 的 T 細胞比例較高,而在外周血和正常組織中比例較低,這說明在腫瘤中的 exhausted T 細胞和 Tregs 細胞發(fā)生了克隆擴增。并且相比于早期病人,晚期病人中 T 細胞的克隆擴增更加明 顯。
圖 肝癌中 T 細胞的克隆擴增
?
2、黑色素瘤免疫微環(huán)境
2019 年發(fā)表在 Cell 上發(fā)表的一篇論文,對 25 個黑色素瘤患者腫瘤中總共 46,621 個免疫細胞進行了單細胞 RNA 和 TCR 測序。這些細胞被分成 7 個大群,包括 T 細胞(CD3),NK 細胞(KLRD1),樹突細胞(DCs;CD1C),巨噬細胞(C1Q),單核細胞(VCAN),B 細胞(CD19),和漿細胞(immunoglobulins)。初始 T 細胞高表達 IL7R, CCR7 和轉(zhuǎn)錄因子 TCF7,特異性表達的基因整體來說比其它類型的細胞少。而非初始 T 細胞具有很高的異質(zhì)性,其中一小群是記憶 T 細胞,大部分細胞是過渡性 CD8 T 細胞(transitional CD8 effector T),細胞毒性 CD8 T 細胞(cytotoxic CD8 effector T)和喪失功能的 CD8 T 細胞(dysfunctional CD8 T cells),高表達 PD- 1 和 LAG3。這些細胞類群的邊界是模糊的,提示轉(zhuǎn)錄的梯度表達是造成 T 細胞異質(zhì)性的原因。CD4 T 細胞主要有高表達 FOXP3 的 Treg,濾泡輔助 T 細胞(CXCL13 表達),以及一小群高表達免疫檢查點分子的細胞(dysfunctional CD4 T cells)。分析每名患者的免疫細胞組成,發(fā)現(xiàn)大部分 T 細胞類群在患者中都存在,但是病人之間不同細胞類群的豐度有很大差異。喪失功能的 CD8 T 細胞的負荷可能是黑色素瘤本質(zhì)的特征。
圖 病人間免疫微環(huán)境異質(zhì)性
通過分析 T 細胞的 TCR 序列,發(fā)現(xiàn)不同病人的 TCR 克隆型構(gòu)成差異較大。一些大的克隆中細胞類型也不同,主要表現(xiàn)為喪失功能的 CD8 T 細胞的富集和初始 T 細胞的缺失?;颊咧袉适Чδ艿?CD8 T 細胞的比例與 T 細胞的擴增程度呈現(xiàn)正相關(guān)。通過計算每個細胞的增殖分數(shù),發(fā)現(xiàn)喪失功能的 CD8 T 細胞有高增殖細胞比例,比初始 T 細胞高出 10 倍。
圖 黑色素瘤中 T 細胞的克隆擴增
3、免疫治療
靶向 PD-1/PD-L1 通路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出現(xiàn),給癌癥的臨床治療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然而 人們對 PD-1 抗體的抑癌機制并不了解。其中一個關(guān)鍵的問題是 PD- 1 抗體的抑癌效果,究竟是依賴于在治療前就存在于腫瘤中的浸潤淋巴細胞的再激 活,還是治療之后,腫瘤外的殺傷 T 細胞進入腫瘤?這個問題,目前也是不清楚的。來自斯坦福大學醫(yī)學院的研究團隊,從接受 PD- 1 抗體治療前后的基底細胞癌(BCC)或鱗狀細胞癌(SCC)患者身上采集了 79046 個細胞(包括癌細胞和各種免疫細胞),進行了單細胞 RNA 測序和 TCR 測序。基于單細胞 RNA 測序結(jié)果,細胞分成 19 個亞群。
本研究的重點是免疫細胞,尤其是浸潤性免疫細胞,以及治療前后的變化,以了解克隆性 T 細胞對 PD- 1 抗體治療的反應(yīng)。因此研究人員把所有的 33106 個腫瘤浸潤性 T 細胞做了個更細致的分類,包括表達 CD4 的調(diào)節(jié)性 T 細胞(Treg)細胞,濾泡輔助性 T(TFH)細胞,T 輔助細胞 17(TH17)細胞;以及表達 CD8 的幼稚細胞,記憶 T 細胞,效應(yīng)記憶 T 細胞,活化 T 細胞,慢性活化 / 耗竭 T 細胞,中度耗竭 / 活化細胞。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在 PD- 1 抗體治療之后,濾泡輔助性 T 細胞,以及活化,耗竭和耗竭 / 活化的 CD8 陽性 T 細胞的頻率增加,并且耗竭 T 細胞的克隆水平明 顯更高。更為讓研究人員感到意外的是,對于同一個患者而言,治療后記憶 T 細胞和效應(yīng) T 細胞頻繁轉(zhuǎn)換為活化狀態(tài),但是治療前的耗竭 T 細胞卻沒有變成治療后的非耗竭表型。這表明,即使在 PD- 1 抗體治療后,已經(jīng)耗竭的腫瘤浸潤 T 細胞也很難變成活化狀態(tài)了。
圖 治療前后 T 細胞的狀態(tài)轉(zhuǎn)換。
此外,研究人員還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PD- 1 抗體治療后才出現(xiàn)的耗竭性 T 細胞表現(xiàn)出了新的 TCR 特異性。為了分析外周血中是否存在新發(fā)現(xiàn)的腫瘤浸潤性 T 細胞,研究人員給患者的血液樣品做了 TCR 測序,發(fā)現(xiàn) 35.5% 新腫瘤浸潤性 T 細胞可以在 PD- 1 抗體治療后的外周血中找到,而在治療前的外周血中只能找到 11.8% 的新腫瘤浸潤性 T 細胞,不過治療前的腫瘤里面卻沒有新腫瘤浸潤性 T 細胞。
圖 新發(fā)現(xiàn)的腫瘤浸潤性 T 細胞在外周血中的比例
總的來說,與“冷”腫瘤相比,“熱”腫瘤之所以響應(yīng) PD- 1 抗體的治療,可能是由于“熱”腫瘤自身的特性,讓它能夠不斷吸引新 T 細胞進入,而不是重新激活已有的腫瘤浸潤性 T 細胞。這項研究讓我們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作用機制有了新的認知,這對臨床治療和療效的檢測都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
序號 | 文件類型 | 查閱 |
1 | 【畫冊】單細胞全長轉(zhuǎn)錄本測序解決方案 | 點擊查看 |
2 | 【畫冊】石蠟樣本(FFPE)單細胞轉(zhuǎn)錄組測序解決方案 | 點擊查看 |
3 | 【畫冊】單細胞測序解決方案 | 點擊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