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Belab?C 系列高通量單細胞 RNA 文庫制備試劑盒套裝 V3.0 在原版本基礎上完成了全新升級,包括液滴生成儀器 TaiM4,加樣載片,液滴生成試劑,高通量文庫制備試劑和開源的數據質控分析包來支持全流程的單細胞測序分析。
雙磁珠捕獲系統:mRNA 捕獲磁珠與液滴識別微珠,提高捕獲效率。
DNBelab C4 平臺是基于微流控技術原理,通過雙磁珠系統(大磁珠捕獲 mRNA,小磁珠識別大磁珠)精準識別磁珠多胞、增加捕獲效率。大磁珠捕獲 mRNA 和小磁珠釋放的 Oligo 之后的結構如圖所示,之后 cDNA 的 Oligo 會分開建庫測序,Cell barcode 和 Oligo index 建立 reads- 磁珠 - 細胞的映射關系。
DNBelab C-TaiM 4 單細胞液滴生成儀;
DNBelab C-TaiM 4 單細胞液滴生成儀,配備 4 個獨立控制的微流控通路,同時兼容單細胞 3'RNA 文庫和 ATAC 文庫制備,支持 1~4 樣本靈活上樣,小巧輕便、即開即用,適用于 2.5 千米以下海拔的實驗室環境。
1、平臺互補:與 10X Genomics 等平臺的互補,客戶靈活自選。
2、覆蓋度高:測序覆蓋 cDNA 的全長序列,每個細胞能夠獲得上萬個基因的表達。
3、信息個性化:除了獲得基因表達信息,數據能夠用于可變剪接,cSNP 等分析,以及帶 poly- A 結構的 lncRNA 研究。
DNBelab C 系列高通量單細胞 RNA 文庫制備試劑盒開展的研究或應用涵蓋的樣本類型豐富,包括人、鼠等 動物和擬南芥、水稻等植物超過 50 個物種的 300 多個組織類型。
DNBelab C 系列高通量單細胞 RNA 測序
根據實驗經驗表明,人的 PBMC 細胞、腦細胞核、脂肪細胞核、鼠肺癌細胞等樣本類型的細胞捕獲效率 >50%,基因檢出均達到 1000 多。
此外,實驗經驗證實,DNBelab C 系列高通量單細胞 RNA 文庫制備試劑盒套裝性能非常穩定,平行樣本實 驗結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DNBelab C 系列高通量單細胞 RNA 測序已廣泛應用于科學研究和臨床應用,尤其是在腫瘤、微生物、神經科學、免疫學等領域均有高分文章發表。
? 腫瘤 | 微生物 ? | 神經科學 ? | 免疫學 ? | ? 其它 |
? 截止 2024 年 5 月,利用 DNBelab C 系列高通量單細胞 RNA 測序技術進行研究發表的文章累計 80 多篇,尤其是在 Nature,Cell,Cell Research,Immunity 等國際頂刊也發表過多篇代表性文章。
文獻案例 1:獼猴全身器官細胞圖譜
文章標題:Cell transcriptomic atlas of the non-human primate Macaca fascicularis
發表期刊:Nature?
影響因子:64.8?
發表時間:2022.04?
樣本信息: 獼猴全身 45 種器官或組織 ?
研究摘要: 利用 DNBelab-C4 和 DNBSEO 測序平臺,對食蟹猴的主要組織器官(肺、腎臟、肝、胰腺、大腦、主動脈、甲狀腺、腮腺和血液)進行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建立了食蟹猴單細胞轉錄組數據庫,鑒定出 44 種 食蟹猴的主要細胞類型,在國際上首次完成構建非人靈長類單細胞圖 V1.0,對于新冠藥物和疫苗的研發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文獻案例 2:體外誘導獲得人類全能干細胞
文章標題:Rolling back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to an eight-cell embryo-like stage?
發表期刊:Nature?
影響因子:64.8?
發表時間:2022.03?
樣本信息: 人類 8C 期胚胎樣細胞(8CLC)?
研究摘要: 該研究利用 DNBelab-C4 和 DNBSEQ 測序平臺,對 8CLC 誘導過程的細胞樣本進行了單細胞 轉錄組(scRNA-seq)和染色質可及性(scATAC-seq)測序,詳細分析了 8CLC 群體的特征,并在多個誘導 時間點描繪了 8CLC 誘導過過程中轉錄組和染色質開放性的動態變化,為研究人類 8 細胞期的合子基因 組激活和發育調控提供了重要的平臺和資源。
文獻案例 3:最詳盡的人類骨骼肌衰老大細胞圖譜
文章標題:Multimodal cell atlas of the ageing human skeletal muscle?
發表期刊:Nature?
影響因子:64.8?
發表時間:2024.05?
樣本信息: 來著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 31 個人下肢肌肉骨骼肌 研究摘要:該研究利用單細胞核轉錄組、單細胞核染色質開放組技術,結合組織染色,構建了包含 31 個 人(包括 17 名男性和 14 名女性,覆蓋 15-99 歲的人群)下肢肌肉骨骼肌多模態單細胞圖譜。通過對 387000 多個細胞 / 核的深入分析,研究人員詳細描述了細胞群體在衰老過程中的變化,包括老年人群 新出現的細胞群體,以及這些變化背后的細胞特異性特征和多細胞間的網絡互動特性。該研究在轉錄 組學和表觀遺傳學層面上深入探討了與骨骼肌衰老相關的分子機制。